为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我院的各党支部在学院党委书记厉岩、院长张勇慧的带领下于11月17日前往红旗渠进行参观学习。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1960年3月6日,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在盘阳村召开全体会议,会上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被誉之为“人工天河”。
在为时三天的党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先后观看了以修建红旗渠为主题的话剧、纪录片、访谈,并亲临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走“红飘带”、水长城,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在观看学习话剧和纪录片的时候,我几次落泪。为的是那拿着胭脂盼着水来,天真乐观爱笑的吱吱,为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挖野菜时不幸被放炮炸落下的山石砸死,我的耳边一直回荡着她那句:“漳河水,你啥时候才能哗哗地流过来啊?姑姑,叔叔,你们修得快一点啊!你们没有吃的,我帮你们去挖野菜,野菜,我挖过,我找得到……”为的是青年洞塌方,死者的母亲面对杨贵跪地致歉说的那番话:“走吧,去忙事吧!你换个地方不是一样当官吗?你来林县为了啥?你是为了谁啊?真要跪,应该是林县人为你跪!”更为的是县委书记杨贵等一批优秀党员干部在艰苦时期不给国家找麻烦,坚持为了人民干事创业,依靠人民干事创业,与修渠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示范带动、攻坚克难、众志成城,修渠十年未出现过一例贪污腐败的事件。这样的事例如何不让人感动,这样的精神如何不让人佩服!
观影过程已让我们为当年能工巧匠们不畏艰险、劈开太行山的精神所动容,亲历现场的学习更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林县人民修渠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最后在我院党委副书记周正航的带领下,各支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为这次红旗渠之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这次来之不易的党员学习活动中,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在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道路上,仍然需要红旗渠精神这样的前进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时至今日,我们党员仍应该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红旗渠精神,牢记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核心内容,不仅要将这种精神发扬到我们的科研学习当中,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更要将其发扬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敢为人先,无私奉献。
机关支部 汪继红